首页
关于我们
解决方案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News

新闻动态

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新能源车每天充VS见底充哪个更伤电池?

新能源车每天充VS见底充哪个更伤电池?

日期:2025-03-01  关键词: 新能源汽车   阅读量: 次
汽车行业如今在飞速发展,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攀升,成为了很多人出行首选的代步工具。与传统燃油车相比,新能源汽车不仅使用成本低、驾乘舒适,还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,因此一经成熟,它们便迅速占据了市场。
 
对于新能源车的电池,一般有每天充和见底充这两种充电方式,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损伤,那么究竟哪种方式更好呢?
每天充电(优点)
 
1、浅充浅放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
 
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,浅充浅放的方式可以减少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压力,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。
 
2、便于合理规划行程
 
能够保证车辆随时都有足够的电量,不需要担心电量突然耗尽而抛锚,对于日常短途出行比较方便。
 
3、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
 
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(BMS),能够对电池的充电状态、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。当电池接近充满时,BMS会自动调整充电电流,避免过充,从而保护电池。
 
每天充电(缺点)
 
1、可能造成电池过充
 
如果车辆的充电系统没有完善的保护机制,每天充电可能会导致电池过度充电。特别是在电池已经充满电后,还长时间连接充电器,会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。
 
2、频繁充电增加电池负担
 
每一次充电,电池内部的锂离子都要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,这个过程过于频繁会加速电池材料的老化。
 
见底再充(优点)
 
1、减少充电次数
 
可以减少电池的充电次数,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为充电过程而产生的电池损耗风险。
 
2、可以充分利用电池的容量
 
对于需要长距离出行的用户来说,“见底充”可以一次充电后尽可能地出行更远的距离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电池的容量,提高使用效率。
 
见底再充(缺点)
 
1、加剧电池内部损耗
 
当电池电量耗尽时,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更加剧烈,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损坏,从而降低电池的容量和寿命。
 
2、可能引发过放电
 
如果经常将电池电量用到极低水平,可能会出现过放电的情况。过放电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电池无法再充电。
 
3、可能导致车辆趴窝
 
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完全耗尽电量,车辆就会失去动力,这不仅会给出行带来不便,还可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(如高速公路等危险路段)引发安全问题。
 
如何科学使用锂电池?
 
首先,不要等到电量见底再充电。当电量降到20%-30%左右时,就应该考虑给电池“补充能量”了。这不仅能避免锂离子被“锁住”,还可以让电池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,延长使用寿命
 
其次,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满电或低电状态。如果可能,尽量将电量保持在20%-80%之间。这是锂电池最舒适的“工作区间”,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池损耗。可以将其看作是电池的“养生之道”。
 
只有了解了新能源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,才能更好地照顾爱车。使用正确的充电方式才能延长车的使用寿命,享受安全绿色出行,车友们记住了吗?